欢迎来到河南珠玉堂商贸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正文
和田玉-9

产品简介:廿载痴玉终不悔—王志刚的和田玉情
润白如脂的玉石上雕刻着一组栩栩如生的人物,只有巴掌大小,盘在手中恰合适,灯光一打,原本静静的玉石上,流淌着如水般的光泽,触手温润。这是藏家王志刚众多和田玉把件中的一件。
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和田玉,王志刚至今已有着近二十年的玩玉历史,在他的讲述中,记者真zheng感受到了玉文化的别样魅力。
和田玉,产自新疆昆仑山一带,有着几千年的历史。爱玉之人,似乎只有到了喀什河,才探求得到玉的源头。
王志刚爱玉,他与和田玉结缘始于上世纪90年代。当时,全国的收藏热还未兴起,未满20岁的他来到新疆当兵。和大多外地人一样,他对和田玉一无所知,只是在当地见到那些圆润洁白的玉石,王志刚也动了心。
“那时把玩玉、收藏玉并不流行,很多人探亲时都是直接‘捡’几块和田玉回家。”王志刚说,他经常出门去集市上“淘”玉,既有五六元的小块和田玉,也有几百块的好玉,可以说遍地都是。而把买回来的玉石沿着窗台摆一溜儿,看着它们在阳光下舒展的模样,是那个年代王志刚记忆中zui美的画面。
或许那时的他还不知道,这种打心底的欢喜和满足就是热爱。
那个年代,并不是王志刚一个人痴迷和田玉,身边有着一批爱玉的人。等后来工资多了起来,王志刚闲时就在身上揣着六七百元满街逛,遇上合眼缘的就带回家。换成今天的一句话,那就是“有钱,任性”。
任性”的他还见证过新疆独有的挖玉历史。
“籽料经过河水打磨成为圆润的鹅卵石。”王志刚说,起源于昆仑山下的喀什河,是古代著ming的白玉河,以盛产玉石而闻名,以前还能看到专门挖玉的商人,他们承包下某个河段,用机器昼夜不停地开挖。
zui早挖玉的是纯人工。闲时,当地人全家都去挖玉,作为一项副业收入。随着收藏玉热潮的兴起,机械挖玉代替了人工,直到后来政府禁止开挖,带有时代特色的挖玉人才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接触和田玉这么多年,王志刚早已是威海和田玉把玩界的佼佼者,经他手的和田玉不计其数。
与玉相遇是一种缘分
“君子如玉”向来是形容男子品行的赞美之词。在朋友眼里,王志刚身上自然也带着一股谦和、信义的品质。
王志刚常说,在和田玉的把玩收藏中,相遇是一种缘分,而这种缘分往往稍纵即逝。很多次,王志刚也因各种原因与心仪的玉石错过。
在新疆的和田玉买卖市场,懂玉的人都知道,因为玉石实在太多,不可能第yi次就成jiao,王志刚通常会住下来,先逛上几天,定好目标才在zui后下手。有时第yi 眼看上的玉石再回头就已被他人买走,只能抱憾。
在玉石交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若是旁人在相看、议价时,即便你再喜欢,出的价再高,也不能上前插话。“太多类似情况,自己明明看中了,别人出的价也比自己的心里价位低,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喜欢的玉石被装进了别人的口袋。”王志刚说。
2001年,当时同事因工作调动和家庭原因要出手一批不错的玉石。王志刚非常喜欢,但因手里实在拿不出足够的钱,于是想办法跟亲友凑钱,结果当家人听说是要借钱买一堆“破石头”,死活都不同意。结果,王志刚也只能错过这次的交易,至今想起来他还念念不忘。
自古以来,和田玉就是地位的象征,玉玺、玉珏、玉佩等,都是有着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才能拥有的东西。到了现代,玉石摆件、把件等仍是高雅、贵重之物。
妻子也爱玉,结婚时,王志刚送给妻子的不是金银首饰,而是精选的和田玉,将一片爱意融入其中,直到现在,妻子仍贴身佩。

河南珠玉堂商贸有限公司

联系人:和玉轩小助理

手机:18538170997

微信:18538170997

地址:中国.河南省南阳市

扫一扫关注我们